# CCSP2024/CNCC2024 游记
在横店的最后一个晚上,这点时间写一些文字记录一下此次超级饱满的行程,以及最近的想法,作为我难得写出的一篇回忆录。
其实在去年 12 月,ICPC 济南站的结束就已经意味着我正式退役 ACM 了,只不过那几天因为身体原因,以及最后一战的结束带来的一点失落感,我颓废地度过了那一个月。之后我也并没有为此写一篇总结。现在想起来,去年的经历其实还很清晰,包括赛前在齐工大周边吃的寿喜锅,赛场上前半程顺利的过题、后半场我发烧宕机,赛后在药店拍下银奖的牌子,第二天临走前差点把身份证丢失在药店…… 最后一战我感到莫名自惭,又为我一出行就生病的身体感到无奈。
两年里,我们队伍从结识到最后走得跌跌撞撞,作为校区里 21 级的一队,我们并没有表现得很惊艳,也没有太拖后腿。我们悉知,我们的能力和取得的成果大抵上是对等的:三个省一选手、大学阶段没有太拼命的训练过程,在压力一般的赛站取得银牌(或是高难赛站的铜牌)。我们并非没有更高的追求,事实上,在平时的 vp 中还是能摸到金牌线的。但是一方面,水平还不够将摘金的事件提升到大概率的程度;另一方面,我们本赛季选的区域赛还都是强度很高的赛站(两场 SUA 命题的,南京和济南)。所以我们打到最后的成绩,其实也是释然的。
而后这一年,我再也没有且没有机会参加 XCPC 赛事。只不过还在能 CPC 组里,跟大家交流联系。我永远是 CPC 组的成员。只不过我现在是 “后勤人员”。
七月,参加推免夏令营;九月,接受预录取;十月的今天,打最后的一场 CCSP、参加 CCF 优大颁奖。校内实训正式答辩结课。与导师的联系日益密切,半条身子已经进组。种种迹象表明,我的本科生涯实际上就要至此结束。不论最终结局的好坏,故事总会结束;不论点亮多少成就,游戏总会通关。没办法回到过去重新体验,不如体面地画个句号说再见。
就将这些记忆封存在这篇博客里吧。
# Day0 浙师大
一行人打车到周水子机场。考虑到此次行程大概有一周,我拉了行李箱,装了几件厚的、薄的衣服。托运行李的同时值机取登机牌,我们被安排到了附近的座位。
安检之后去罗森买了点小食。周水子的罗森在高德地图上没有显示,我之前甚至都没有发现里面的罗森。泽与拿起平板开打 Arcaea,我边喝粥边看。
在机上看了一半《爱乐之城》,非常好音乐剧。每一幕的色彩都很舒适。日暮那一段的长镜头不愧是载入电影史册的片段。
我们从周水子飞到杭州萧山机场,接着要从杭州东坐高铁去金华站。泽与一开始竟然把票订到了义乌,我也重新确认了的确是金华没有搞错。emm 看来这次我在旁边还是起到了一点好作用的哈哈。
到达浙师大去签到。参观了人家的
ACM 组:纵向走廊排着长条教室,透过玻璃幕墙能直接看到里面的两大排电脑,以及组员正在进行的工作。玻璃门旁挂着组里的介绍和历年来的成就,门对面应该是上课的机房 —— 同时也是 CCSP 的考场。这简直就是我想象中的 ACM 组。
前往酒店的过程中还走错了路:本以为酒店属于校内区域,实际上不是。多绕了一大圈,废了半小时,到达酒店已经七点,直接出去觅食。
去年 CCSP 在沈阳吃的铁锅炖,十多个人,十分热闹。今年吃了点可能算是金华菜,可能是大家都挺累,也可能是这次少了李老师和 syq 这样酷酷聊天派,感觉这一顿比较冷静。
回酒店随便玩一会儿,准备好明天的正式比赛。大家往群里分享了点资料,陆老师锐评 “临时抱佛脚”。不,这不是抱佛脚,这是厉兵秣马。
# Day1 CCSP
十二小时的鏖战,这是第二次了。在酒店美美吃完一顿早餐,走到赛场。监考老师非常友善,让我们检查书包、存放手机。八点多试机,调一调桌面背景和系统 UI,建好文件夹,随便敲一些代码。然后翻了翻 OI-wiki,比赛就开始了。
T1 我看到了之后没多想,反正是签到题嘛,想到的这个贪心准没错。交上去,很顺利过掉了。
之后先扫了扫后面的题目,发现 shell 题应该是个三维偏序的待修数点问题;tree 题貌似是树上数据结构,随机生成的数据估计很有搞头;后面的工程题,题面都不太长,而且都是类似实现服务接口的题目,或许最后可以按部分分冲一冲。
此时我觉得局势还蛮好的,起码看起来就很有思路(flag 已立)。就先不急不忙地把 shell 题的思路想完了,预计使用 cdq 分治去做,加入时间戳,作为第一维,将 laspos 作为第二维,将 pos 作为第三维。修改的话只需要在统计结束后进行左区间的修改,并重新排序。需要预处理将插入变成普通修改。细节其实很多啊,所以先写了个 60 分的交上去了。
之后看 tree 题,走上了本场比赛 90° 的岔路。这时公告板更新了 “不保证操作随机,随机方法不给出”。我的理解:树的生成是随机的,意味着初始形态的树高不会太高;操作不随机,意味着插点、旋转操作,会使树变成任意形态。这样的话,最终的解法可能要用高级数据结构,或者用树上的一些 trick 做到。考虑到树会退化成链,暴力
对于
来说没戏,我完全没考虑 dfs。于是开始奇技淫巧,试图权值线段树维护子树,发现爆空间。试图维护轻重儿子,只存轻儿子贡献,暴跳重链,无果(后来想清楚了其实这样没意义)。急了,只有 20 分,先写写大模拟了。
这时大概 13:
00 多,节奏有点乱。看了下工程题,结合排行榜,感觉 tracker 更可做。开始搭框架,处理字符串(很烦,因为输入格式描述得很不规范),写各个服务。看题面,越看越乱,跟去年的工程题描述根本比不了。某个异常信息,在上下文大小写不一致,没有规范的定义,没有完整的示例……
前面的 tree 题,操作 4 的输出甚至是在输出格式才知道需要输出查询的,题目描述中操作 4 只是修改。我怀疑这套题没有被认真验过。
写了三个小时,只有 20 分,急了。一面反复看题面,一面想 tree 是怎么回事。尽管修了很多确实存在的 bug,但是没切中要害。
另外,评测系统很慢,基本上提交要三五分钟才能出结果,所以交题的过程很折磨。
之后就轻描淡写的吧,没有进展。200 分打铁滚粗了。
出来了讨论才知道:
- 好多人被第一题卡了几个小时,因为题面的意思实际上跟满分的写法不对应,这题是个假题。
- tree 题 dfs 可过(没蹦住)
- shell 是待修莫队(想到了,但没细想。理论上 cdq 分治也没问题,就是不好写)
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🤡
总之呢,就是说,感觉 12 小时牢完了。泽与当场痛哭流涕,差 tree 的 100 分,他是有希望摘金的。
题目描述得很好,下次别发题面了,直接让大家 dfs 猜答案。
# Day2 颁奖
颁奖在横店,距离赛场有一个半小时车程。
大早上的我需要参加校内实训的答辩。说是八点,等到了八点半,然后老师草草问了两个我不知道的问题就结束了。
吃完早饭我们打车过去了。在圆明新园夏苑,找到法国馆,优大颁奖和 CCSP 颁奖在同一个建筑的上下楼。由于时间冲突,没办法参加 CCSP 的讲题了。
在夏苑兜兜转转,参观了很多异域建筑。在钢琴博物馆参观钢琴,发现群友都会那么一种乐器。高中也是、大学也是,打 OI 的、打 ACM 的,原来大家都有才艺只有我是小镇做题家😭
一点多的时候优大讲座开始,请了南理的老师做关于研究的分享。讲得很好,对我很有帮助
正式颁奖就是一排一排上去合影,下面坐着很多大佬,现任 CCF 秘书长、前任秘书长,以及来自友会的高管。
颁奖完了我跟谭老师打算直接回酒店报道了。坐大巴车,会场距离酒店还有十公里的距离,路上甚至有点晕车。。
我们住的地方基本是横店镇比较中心的位置,距离各大景点的路程都不远,骑车 10 分钟左右能到。去会场的话可以做上午的班车。当然会议是不大会听的。
晚上在酒店吃了烤肉自助,有点晚了东西剩下不太多,但是还是很好吃的。
餐桌另一边貌似看到了熟悉面孔,之前在华为软件挑战赛上很有印象,两位很有实力的选手 & 漫才上手。
回到酒店就随便玩了会儿睡了。之后几天也没有太多安排,自行出动。
谭老师说他 26 号就会走,要去看首映的《蓦然回首》(可恶)
# Day3-4 游玩
这一天没什么事了,我也不想去会场听讲座。早上起得很晚,随便玩了一会儿。打算下去跟谭老师出去玩。大众点评上找的那家花园餐厅
13:30 停止营业了,景观看起来很不错,可惜了。于是找了家面馆吃。
又回酒店歇了一会儿。今天天气转阴、下起小雨来了,是那种蒙蒙细雨。
动身去梦幻谷,是一个主题游乐园,秋季没有开放水上设施,但还是有不少可以玩的,以及两场大型演出。
在谭老师的撺掇下,我也尝试了不少刺激的项目 xd
最刺激的还是海盗船(一定要坐在船头 / 船尾),到最高点的时候会直接失重、自由下落,来回十几次可是爽翻
相比之下跳楼机就只是骤降那么一次,时间不超过 1 秒。也就只有在最高点的时候的未知何时会降落的恐惧了
里面的街道已经装点了万圣节饰品,傍晚上了灯光,伴着绵绵细雨,非常令人陶醉。
最后赶上了表演《暴雨山洪》,关于人们祈雨的故事。跟今天的天气简直绝配,演员们呼风唤雨的时候身旁飘着细雨,身临其境。
玩得很切实的一天
第二天早上谭老师动身返程了,而我也是十点多才起来,打算去外面找东西吃。
骑车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商场,一个非常破败的商场,一共只有三层,没多少人,好多店铺是关着的,扶梯也没有开。
吃了个 K 对付一下。然后骑车去广州街・香港街
不愧是用来拍戏的片场,不包含剧组专用区域,整个景区的还原度都非常高。不过街头表演比较难评,掺杂着很多短视频的笑点,内容上不了台面。
晚上转场去梦外滩(上海街区片场)。因为到的比较晚,好多表演已经看不了了。但是赶上了应该是这个景点最大的演出《百乐门》。
挑了个好位置。演出全程有 1 小时,上下两部分,分量很足。比较震撼的节目是空中飞人。当然每个节目都很好,舞蹈很华丽,还有现场互动,体验感拉满。
百乐门出来了之后排队去做《生死营救》小火车。火车开到了修理厂,然后,竟然被大虫子入侵了!
实际上是胶囊形状的大屏幕视频,加上火车微弱的晃动,效果也非常震撼。
让我想起了《克莱因壶》前往 K2 路上的面包车。
感觉这个晚上用了大概 2 小时的时间体验了最值的内容。
# Day5 返程
最后一天要回学校了。
规划了下午的行程,这之前甚至有点时间再玩一个景点。去了清明上河图景区。
这个景区的建筑说实话不算震撼,毕竟面积有限,还原不了原作那样繁华汴京街区。主打的应该就是表演了。
也是时间原因,只赶上了一个室内的演出,叫 “画中龙凤” 还是什么的,讲述宋徽宗和李师师的爱情故事,观感也非常棒。
最后省得点时间排队进入鬼屋。这个鬼屋差点意思,不如昨天梦幻谷的鬼屋。
再次回来拿到行李准备返程。
我把前一天晚上买的一整盒锅巴和半包泡芙落在酒店了。锅巴我一片还没吃!痛苦。。
横店是属于东阳市的一个镇子,而东阳市又是属于金华市的县级市,要回到大连需要中途倒腾几趟。
先打车到了横店站(甚至是这几个月新开的高铁站,很新很小,只有两个站口),坐到义乌换成高铁到杭州
给义乌高铁站刷个差评。虽然义务站有换乘通道,但是没有大屏显示哪个车次在哪个站台,只能依次查看每个站台最近两趟的车次。
我到达义乌时,前往杭州的车次还有 40 分钟左右发车,就没有显示在任何一个站台的屏上,于是只能先出站再进站。
此外,义乌站的出站、进站路线非常扭曲,在站台很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做分区分流(像北京站的候车厅),而是用总线式
的结构,且只有一个很窄的过道,线性排列出站口。
我 12 号站台的车次硬要跟着前面所有人流走到最后,慢死了。最后到站台了甚至只剩不到 10 分钟就要发车。
到杭州之后坐地铁到机场,就跟来的时候一样了。最后到学校也不晚。
这一周在外面度过,终于结束了。
# Day+ 来日
回到学校刚好是前八周结束的时候,此后,除了一门改革开放史的选修课外,已经没有任何安排。
我们学院这周要承办 CCPC 辽宁省赛了,或许回去帮个忙。
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家。也过不了多久应该也会去导师那里做科研实践了。
这次横店之旅、以及我的比赛生涯,正式告一段落。
有空了或许会用一个长篇写写这些年我的新路历程,挖坑。。。